培训咨询电话:
座机:027-87225478
电话:18963944530
新闻网讯(通讯员王舒雯)四十载砥砺奋进,看今朝风鹏正举。11月25日,武汉大学新闻传播学科教育四十周年发展大会在人文馆隆重举行。各级领导、院友、师生齐聚一堂,共叙情谊,共谋发展。
中共湖北省委常委、宣传部长琚朝晖,十四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文联原副主席胡孝汉,中国科学院院士、武汉大学校长张平文,校党委常务副书记沈壮海,来自学界和业界的专家学者,国内百余所新闻与传播学院代表,院友代表,相关职能部门和院系负责人,离退休教职工和在职教职工代表,师生代表等600余人出席会议。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友陈铭和孔钰钦主持大会。
琚朝晖在致辞中指出,当前,舆论格局、舆论生态发生深刻变化。面对新使命新任务,要坚持历史正确的方向,做有思想的新闻;坚持社会进步的方向,做有担当的新闻;坚持人民至上的方向,做有情怀的新闻;坚持技术进步的方向,做有品质的新闻。希望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始终坚持正确的政治导向、办学方向,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把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放在首要位置,在推动新闻教学与新闻实践协同发展上下功夫,在新闻理论研究与前沿技术运用相互促进上下功夫,深度对接社会需求,积极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希望新闻与传播学院的青年学子自觉强化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塑造,加强新闻理论业务知识积累,锤炼过硬新闻素养,努力成长为政治坚定、业务精湛、作风优良、让党和人民放心的高素质新闻事业接班人。
张平文在致辞中指出,从1983年筹建新闻系、1995年创办新闻学院,再到2013年湖北省委宣传部与学校共建新闻与传播学院,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始终与国家改革开放的步伐、社会转型和媒介技术的变迁、学校的发展同频共振。他对新闻与传播学院提出三点期望:提高政治站位,切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一流标准,持续推动新闻与传播学科高质量发展;坚持四个面向,准确把握国家战略和社会需求。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院长周勇向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表示祝贺,他表示在中国新闻教育的版图中,武汉大学一直是重镇,为我国新闻传播事业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他用3本书和1份花名册回顾了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与武大新闻学院的深厚渊源,表示两校情谊历久弥新,未来将全面深化合作交流,守望相助,携手为建设中国新闻事业作出更大贡献。
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强月新作学院发展报告。他从“40年滋兰树蕙、人才济济”“40年薪火相传、春华秋实”“40年开拓创新、锐意进取”“40年风雨砥砺、初心弥坚”四个方面介绍了学院40年的发展历程。弦歌不辍,绵延不息;风正潮平,华章再启,他表示学院将继续秉持培养“有思想的新闻人、负责任的传媒人”的理念,不忘初心,追求卓越,解放思想,守正创新,在新的征程上再谱华丽新篇章。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山东总站党委书记陈永庆院友、华大集团董事、副总裁,新华社北京分社原副社长、总编辑李斌院友、经济日报社副总编辑唐卫彬院友致辞。他(她)们深情回顾了自己在珞珈山的求学历程,感恩学校、母院的悉心培育,在学院40周年诞辰之际,祝愿武大新闻与传播学院登高望远,更上层楼。
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院长吴世文教授作为青年教师代表发言,他用“前辈”“传统”“初心”三个关键词讲述了他在武大新闻学院的所见所感,他表示,青年教师将在新的时代条件下立德树人,不改初心,敬畏学术,实质创新,奉献社会,日益精进。由学术、学者、学生和学心构成的武大新传共同体,也将会打造武汉大学新闻传播教育新的传奇。
2020级本科生杨琪媛用“自由”“求新”“故事性”三个关键词讲述了自己与武大、与新闻学院的故事,在感恩学院教育的同时,她也表示,所有的只争朝夕都是为了明天更好地演绎。今天作为见证者,讲述新闻学院的故事。明天,作为建设者,演绎新传学子的传奇。
桃李献礼,满园余香。众多院友倾情回馈母校,支持学院发展。会上还举行了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卓越人才基金捐赠仪式。
会后,新闻与传播学院举办了“四秩奋进·健康同行——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建院40周年师生健康行”、院长论坛、校友论坛等系列活动。
据悉,从今年9月起,围绕纪念武汉大学新闻传播学科教育四十周年主题,新闻与传播学院已举办了多场学术论坛,对当今新闻学界和业界普遍关注的热点、重点及前沿话题进行了学术交流,在学业两界引发热烈反响。
(摄影:金鑫 编辑:赵冀帆)